對於單親媽媽來說,這個節日過得百感交集,特別是台灣的單親家長中女性單親占比達近6成,而且經濟壓力不輕。專家建議,單親媽媽首先要做好家庭支出調配,善用任何可以協助的資源,才能讓自己不陷入無窮盡的經濟困境,子女也才能健康地長大成人。

  內政部的調查,台灣的單親家長以女性為主,年齡層集中在30-50歲之間,小孩的年齡也多以國小為主;至於經濟來源主要是靠著自己賺錢,「努力工作維持家計」變成了很多單親媽媽生活的唯一目標。 

  由於從雙薪家庭變成單薪、或是單薪變成無薪家庭,單親媽媽的心情都非常地焦慮,專門輔導單親媽媽生活的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松德婦女服務中心主任林怡君,就建議這些媽媽們先穩住情緒,然後重新檢視家庭開銷:「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分成必要支出與重大支出。」 

一:設法減降開銷 

  「必要支出」是完成不能變動的,像是幼小子女的「食」、就學子女的學費、子女必須花費的交通費,以及基本生活的水電費。 

  林怡君認為,這一定要先算出來並且預留的支出,至於大人與就學中孩子的「食」可以將就:「不像幼小孩童的『食』是不能忽略,而食是最有彈性的,除了可以注意超市或大賣場的折扣訊息,不少黃昏市場的菜價非常便宜、有的甚至不要錢。」 

  「重大支出」是開銷較大筆的項目,但「重要」≠「必要」,而且必要時應先減少重大支出。林怡君說:「像房租,如果收支無法打平,就要先降低房租支出,像是從台北市搬到台北縣,或是先利用如台北市社會局提供的『慧心家園』,5坪大的套房一個月只要4300元左右。」 

  其他重大支出例如子女托育,媽媽不必太迷信一定要讓孩子念雙語幼稚園,或一定要上才藝班,否則會輸在起跑點。 

  單親媽媽「資齡」15年、有一個念高二女兒的聯傑財務顧問執行長蕭碧華就說:「有朋友建議我把女兒送去國外升學,我一口回絕:『沒錢!』 

二:先買保險當保障 

  對單親媽媽來說,保險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子女。蕭碧華與兆豐銀行副總經理孫蘭英都認為,單親婦女理財的第一件事就是保險,一定要有的險種就是壽險與醫療險,因為妳是家裡唯一的賺錢來源,有意外時才有保險做為家庭經濟支柱。 

  兼具儲蓄功能的投資型保單也很適合投保,而有房貸的媽媽,也切記要房貸保險一起算進去,萬一走了,才不會房子付不出利息被銀行沒收。 

三:買定時定額基金 

  不論生活多苦,孫蘭英認為都要擠出一點點小錢存起來,因為小錢是為了將來花大錢(如子女出國留學學費)用的,假設40歲左右的單親媽媽一個月有五萬元薪水,兩個小孩念國小,蕭碧華算了一下,直說:「這樣的條件敢離婚的話勇氣要很大,負擔超重的!」 

  如果住在台北市,該遷住台北縣,因為,扣除房租或房貸、勞健保費、還有安親班2個小孩的錢,最多只有2萬元當生活費,生活會很緊,每月頂多存個5000元下來,蕭碧華建議,就買投資型保單。 

  孫蘭英建議,若每月只能存3000元,就買定時定額基金,千萬不要放定存:「基金雖然有投資風險,但是長期來看,這個風險都可以接受,而且也不要找高風險的基金,低風險的全球型基金就很適合。」 

四:預存半年生活費 

  想要藉由理財累積一筆資產,但收入卻不穩定,就要先存下以生活費為準的預備金。蕭碧華以之前淨所得只有4萬元為例,得先存下6個月、等於至少要有2、30萬元的預備金之後再來談理財,會比較妥當 

  如果手上有房子,她建議在負擔允許下可以向銀行多貸一點額度,萬一有狀況時不必回家伸手,這種狀況也可以適用於創業婦女準備事業周轉金之用。 

五:活用房子生財富 

  有間房子對單親媽媽來說,確實是個比較穩當的保障,但孫蘭英認為,單親媽媽在買房子時的思考,一定要以自身的收入為最優先的考慮,由此推算能買的坪數與地點,而月付本息金一定要控制在月收入的1/3以下。 

  如果妳對理財有概念,而手上也有棟房子,蕭碧華建議,可以利用房子創造特定收入,例如出租賺租金收入,比較積極的也可以利用台灣的低利率去貸款創造投資。但千萬要記得,這筆錢要還的,絕對不能拿去消費,否則,寧可不要貸款。
【 2012/2/19 】

 

文章出自: http://www.t2t.com.tw/money/amphotodiaryDetail.asp?pd_id=86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奧力薇/陳虹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